欢迎您浏览忻州师范学院规划合作部网站!
系部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系部动态 > 正文

德艺双馨传薪火 知行并重育良师

时间:2025-06-24 16:20:43  作者:白雪


——原平市法成幼儿园学生家长为教育系赠送锦旗

近日,原平市法成学校幼儿园的家长代表来到教育系,送上一面镌刻着 “德艺双馨传薪火,知行并重育良师” 的锦旗。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教育系白煜靖、申凡两位同学支教期间辛勤付出的诚挚感谢,更饱含着对教育系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展现出的责任与担当的高度认可。家长代表在讲话中几度哽咽,动情地说:“真的特别感谢这两位支教老师,她们不仅把知识播撒在了这片黄土地上,更把温暖的爱深深种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2025年2月,忻州师范学院第 56 批支教队伍奔赴各支教点,开启了充满意义的实习支教征程。我系学前教育专业 ,24 学前 5 班的白煜靖与 24 学前 6 班的申凡两位同学被派驻到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闫庄镇大白水村的法成学校,肩负起当地幼儿园的教学与保育重任。该院仅有 7 名幼儿,其中 4 名是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孩子们不仅在情感上格外敏感,各方面能力发展也滞后于同龄孩子。且园内教学资源极度匮乏,与乡村生活相关的乡土课程几乎是一片空白。面对这样的现状,两位支教生没有退缩。到岗伊始,她们便下定决心要打破困境 —— 既要拓宽课程资源,更要唤醒孩子们对生活与学习的热情。她们敏锐地抓住乡村生活的特质,将教学内容与田间地头的烟火气深度融合:用泡沫箱搭建微型植物园,让孩子们观察种子发芽;把塑料瓶改造成五彩沙锤,在律动课上敲出自然的节奏;废纸盒变成童话城堡,树枝与鸡蛋托化作创意画的素材…… 这些俯拾即是的乡土材料,在她们手中摇身一变,成了最鲜活的教具。混龄课堂里,她们创新推出 “大手拉小手” 模式,引导年龄稍大的孩子主动帮扶弟弟妹妹,课堂成了充满温情的互助乐园。并将语言课、美术课搬到田埂间,设在大树下,让孩子们在田间讲述祖辈相传的村庄故事,用稚嫩的画笔描绘错落的农舍、庄稼与天边的晚霞。

一个学期悄然走过,曾经沉默寡言的孩子开始主动分享想法,过去怯生生的眼神变得明亮有神,一张张笑脸在阳光下绽放得愈发灿烂。这点点滴滴的变化,正是两位支教生用爱心与智慧浇灌出的最美果实。



多年来,忻州师范学院始终将 “强师报国” 视作矢志不渝的初心与义不容辞的使命,坚守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核心定位。学校锚定育人目标,凝练实践经验,传承办学优势,奋力塑造师范教育发展的新动能,开拓服务地方发展的新路径。教育系主任任丽婵同志指出,要持续深耕乡村支教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系学科专业优势,竭尽全力助力幼教事业发展,让更多师范生在基层课堂的淬炼中,成长为 “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的乡村幼教中坚力量。教育系党总支书记任仲红同志号召我系全体学生传承弘扬忻师人 “爱党爱国、心忧天下” 的家国情怀与 “艰苦创业、敢为人先” 的奋斗精神,将国家与地方的发展需求同自身所能紧密结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赋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全方位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壮阔实践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校对:邓妍娜、杨翀、任丽婵


初审:张磊 复审:杨翀 终审:任仲红